農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已成為農村環境整治的重點。
根據中央日前下發的2018年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下稱《意見》),今年將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
“農村垃圾污染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介紹,近些年,雖然有些地方探索出了一套垃圾分類處理和循環利用的模式,但總的來說農村垃圾問題還遠未解決。農村污水也是今后的治理重點,而治理就意味著投入,在農村條件并不是很完備,即便有條件,能否形成規模經濟,也是一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下發一天后,中辦、國辦聯合公布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同樣把聚焦點放在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領域上。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位列六大重點任務之首,將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
殷培紅是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環境法規與體制研究部副主任,曾參與了《方案》的相關研究工作。她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方案》把農村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較高層次,相對于過去來講,這是一個升級版?!?/p>
她也認為,當前農村最突出的問題是垃圾、污水問題。有的是生產污染造成,如散養糞污問題。現在農村養殖規?;潭群唾Y源化利用率較低,農業部數據顯示,全國范圍規模在50只以下的養豬場就占到了60%。另外,生活垃圾亂堆亂放,垃圾圍村臨河堵門現象突出,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質在雨水沖刷下可能會滲入地下、流入河道,包括農藥、化肥下滲,對水源構成了潛在威脅。
一般而言,農村污染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種植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養殖業產生的污染;二是農村工業、服務業等非農產業排放的污染;三是農村生活污染,比如生活垃圾、人畜糞便等。農藥、化肥、塑料薄膜的使用以及散養等都可能造成大氣、水和土壤污染。
除此之外,農村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揚塵污染問題,近年來被查處的廠礦企業違法排污事件也層出不窮?!稗r村污染還涉及污染轉移問題,比如城市垃圾運至農村地區處理,企業為減少環保成本將污染項目設在農村等?!崩钭糗娬f。
環保力量薄弱
有專家認為,農村污染問題相互交織,環境整治面臨的諸多難題尚待攻克。比如污染源多且分散的特點,就加大了環境治理難度。在李佐軍看來,農村污染源的分散導致農村很難形成治理的規模效應。若每個地方都建治污設施,資金、技術和人力投入將非常大,后面需持續維護,若規模不夠,則難以維持本身自我平衡,這確是一大難題。
農村環保力量薄弱的現狀也加劇了管理上的難度。殷培紅介紹,基層環保組織管理體系不健全,鄉鎮一級并無專門環保機構和相應機制,環保執法能力嚴重不足?!按送?,目前仍缺乏適用農村特點的治污技術,一些設施規模小且分散,后期很難定期維護,況且技術開發和轉換亟需時間和資金投入。”
殷培紅認為,現在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和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滯后的矛盾比較突出,相應的垃圾處理和回收利用服務管理體系都沒有跟上,這是一個根本問題。“農村污染治理的制度性供給不足,這是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一個重要因素?!币笈嗉t告訴經濟觀察報,盡管現在全國環保法律體系已基本構建,但對農村的特殊性考慮相對欠缺,一些有關農村環境的法律法規,特別是技術規范缺失。從全國覆蓋性上看,一些重要治理點的經費缺口較大,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也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程會強告訴經濟觀察報,“目前農村污染治理相關標準和技術模式缺乏,對市場主體的約束和引導不足,亟需探索出適合當地條件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技術與新模式。”
此外,農村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投融資渠道單一,各級財政農村環保資金投入不足。目前農村缺乏污水垃圾處置收費機制,投資回報機制不健全?!氨M管部分農村環境治理已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但仍很不完善?!l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原則沒有得到廣泛體現,主體多元化引導機制不健全,市場主體積極性不高”,程會強說。
多措并舉
對于農村治污難題,如何有效解決是一個大問題,近年來這已成為社會公眾廣泛熱議的話題。對于解決農村垃圾污染問題,《方案》大致給出的途徑是建立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有條件的地區要推行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
李佐軍認為,農村治污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讓各方都重視起來,不僅是政府,企業、居民和社會組織也應足夠重視,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環境治理體系。農村污染治理也有一定的公益性,除部分采取市場化方式外,還要發揮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作用。
李佐軍說,“同時,還要健全組織體系,政府部門要有延伸至農村的具體機構及責任人,已明確的治污目標要落實到責任主體上,縣鄉(鎮)村應聯合開展專項治污行動。建立農村環境整治責任考核及獎懲機制,達到要求給予獎勵,否則就處罰?!?/p>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認為,農村污染治理的關鍵在資金和管理。國家除加大財政投入外,還要做好城鄉綜合規劃,要依靠政府部門和村民自治共同進行管理。治理農村點源污染要嚴格執行排污許可證或簡易排污許可證制度,治理非點源污染要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截至2016年底,中央財政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規模達375億元,帶動地方各個渠道的配套資金為432億元;2107年已安排專項資金60億元。從2008年啟動至去年11月底,專項資金規模已達435億元,主要用于農村污水垃圾處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
針對農村環境問題錯綜復雜的特點,殷培紅建議多個部門協同共治,形成管理合力、統一領導和高效統籌協調機制。針對目前農村治理的市場化條件不足,她認為,政府應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進入,而對農民要有更多激勵和技術幫扶,通過一個強有力的村級基層組織把農民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
在她看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包括治污設施的技術選擇,村民作為重要主體,最了解當地情況,應讓其全程參與垃圾污水治理,并納入到實施主體中來。
另外,推進農村治污,還要注意避免“一刀切”。對于持續推進的廁所改革,《意見》要求大力開展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糞污治理,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補齊影響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總結推廣適用不同地區的農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強技術指導。
殷培紅說:“在有些治污條件不具備,或水資源缺乏地區,如果簡單地把旱廁改成水廁可能會造成新的污水產生,所以要特別強調因地制宜,注意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選擇改廁的技術模式。這種技術適用性不僅要體現農村特點,還要考慮環保需求,避免出現解決一個問題后,又出現新的環境問題?!?/p>
據悉,對于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的基礎數據薄弱問題,農業部已下發通知,將啟動第二次全國農業污染源普查,獲取農業生產活動基礎數據,進一步完善農業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和監測管理平臺,為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基礎。
程會強說,目前農村環保仍是全國環保的最大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則是最大的民生。構建農村環保體系,解決農村突出環境問題,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保障,預計未來中國環保在農村將有更大的市場空間。